合成金刚石/钻石市场分析与产业机遇
信息导读:
一、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
近年来,全球合成金刚石/钻石市场进入一个多维度变化期。从制造工艺的突破、工业用途的扩大,到珠宝消费结构的重塑,再到贸易政策的剧烈干扰——这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动行业进入“稳健增长+结构调整”的阶段。
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最新报告,全球合成金刚石/钻石(Synthetic Diamond)市场规模在 2024 年约为192.1 亿美元,预计2025 年将增长至约 203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(CAGR)约5.7%。在预测期内,该市场预计到 2029 年可达约 272.5 亿美元。
另据FMI的数据,该市场在 2025 年估值约为272 亿美元,2035 年可望达 448 亿美元。

二、驱动因素与主要应用领域
在工业应用层面,合成金刚石因具备极高硬度、热导率和耐磨性,越来越多用于切削工具、钻探设备、磨具以及精密加工场景。
电子/半导体及高端技术设备应用也在不断扩展。如激光、X‑射线设备、量子计算、热管理组件等领域,对高性能材料需求提升,合成金刚石用量随之上升。
在珠宝端,实验室培育钻石作为对天然钻石的低替代品,在珠宝市场的接受度提高,亦为该市场带来新增需求。
制造工艺革新:高压高温(HPHT)、化学气相沉积(CVD)等制造技术进步,降低成本、提升品质,使合成钻石更具商业普及性。
三、主要挑战与机遇
珠宝市场虽然增长迅速,但也面临价格下行、供给过剩的压力。如 2025 年10 月,World Diamond Council表示,实验室培育钻石因产量激增、批发价大跌、消费者信心受影响,“正在失去光彩”。此外,电商渠道的扩张、定制服务的普及也在倒逼传统珠宝业态变革。不过,需要警惕的是:价格下跌已成为现实。因此,在珠宝端,品牌化、差异化、设计力成为关键。
在工业加工、切削磨削、钻探开采、光学电子等领域,合成金刚石的替代潜力正在被释放。伴随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制造、5G/6G、量子计算等产业对超硬材料的需求增长,合成金刚石用作磨料、切割头、散热组件、光学基底的场景越来越多。中国凭借成本与规模优势,在这一域拥有明显竞争力。
与此同时,贸易摩擦和新关税政策已经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。比如,由于美国提高了进口关税,2025年7月印度出口到美国的钻石销量突然下降,不过有些出口是提前发货来避开关税影响。美国、印度和欧美之间的关税变化,也让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。面对这种情况,企业可以考虑在不同地区建厂或建立销售渠道、寻找替代原料,或者通过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来降低风险。
四、企业该如何把握机会?
加码技术与制造升级:重点在于提升工艺效率、降低能耗、优化设备、向高端用途(量子、光学、航空)延伸。
品牌化与服务化转型:从“量产代工”转为“品牌制造+增值服务”,在珠宝端强调设计与定制,在工业端强调方案与耗材体系。
全球化布局与合规能力:面对贸易壁垒,应建立分散化生产与销售网络,应对市场/政策变数;同时关注环保、低碳、可循环等可持续战略。
产品和应用差异化:例如磨具制造中,将合成金刚石用于刀具打磨、砂轮增强、切割头制造,为园林工具、五金工具、精密加工工具提供更高附加值组件。
参考数据来源:GlobeNewswire、
research and markets、
blog.tbrc.info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