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扩产 晶硅竞争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
信息导读:
1、硅片:单晶渗透率加速提升,双寡头格局将持续。
硅片是制造太阳能晶硅电池的核心材料,其品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光电转化效率,而成本高低直接决定了终端客户的投资收益率。
2015 年以来单晶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快速提升,2015 年全球单晶市场份额约为18%,2016 年大幅提升至 24%,2017 年则进一步上升为 27%,2018 年全球单晶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 46%,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增长。
2018 年中国大陆单晶硅片产能为 75.6GW,产量为 49.2GW。从市场份额看,单晶硅片龙头为隆基股份,国内市场份额为 37%;中环股份市占率为 33.1%,排名第二。
近年来,硅片环节产业整合、龙头企业扩建产能以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的趋势非常明显:中小企业由于产能利用率低、无成本优势己逐步失去竞争力,纷纷选择停产或退出硅片业务,强者恒强局面得以进一步加强。2020 年隆基、中环继续扩大其产能,保持规模、资源优势,行业双寡头竞争格局有望持续。
(表格数据统计于2019年底)
2020年年底,单晶硅片产能保守预估会达到191GW,显着过剩;单晶硅片普及率达到100%——过去单晶与多晶拼刺刀,而2020年则是单晶与单晶拼刺刀,是一线单晶企业与二线单晶企业的pk;不存在技术跨代的差异,相对成本差异势必缩小,即便未来很多年以后,硅片领域也难再复现今年这样令人心潮澎湃的利润了,只因普及率达到了100%,定价锚成为了单晶自己。
2、多晶硅:寡头竞争,国产替代提速,通威发力凶勐。
2011 年至 2018 年,德国 Wacker 和保利协鑫子公司江苏中能先后问鼎多晶硅全球龙头。2018 年全球多晶硅料产能前十排名中,中国占据 7 个席位,其中保利协鑫全球市场份额第一。2018 年国内多晶硅集中度(CR5)达到 59%,其中通威股份市场份额达到 7%。综合判断,行业集中度向龙头聚拢,通威股份市场份额有必然进一步提升。与此同时,韩国OCI、韩华等海外产能的退出、减产必然加速硅料的国产化替代。
2020开年以来,通威在上游的强势布局颇受关注,其很可能很大程度改变固有竞争格局。在中期发展规划的公告中,通威明确:高纯晶硅业务的累计产能目标分别为2020年8万吨,2021年11.5至15万吨,2022年15至22万吨,2023年22至29万吨。其中,单晶料占比85%以上,N型料占比40%-80%,生产成本3-4万元/吨,现金成本2-3万元/吨,相比目前的产能成本进一步大幅下降。
按其高管的回应:公司未来将打造高纯硅料世界龙头地位,与第二名拉开差距。同时,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电池片的世界龙头地位。
来源:黑鹰光伏

留言板
- 平陆县考察组赴河南工业大学及武陟磨料磨具产业园考察学习
- 国务院:小微和个体户可缓缴所得税
- 官方回应德国奥格斯堡磨削展延期问题,企业接下来该如何应对?
- 企业行之拜访郑州玉发集团
- 2020深圳国际粉末冶金及硬质合金展览会 & 2020深圳国际先进陶瓷展览会
- 全国首款球罐爬壁打磨机器人问世 “机器换人”号角吹响
- 关于陶瓷刀具的优劣势你知道多少?
- 中印经贸回暖迎来窗口期:中国企业应做好前期布局
- 关于举办第七期磨料磨具与涂附磨具高级研修班的通知
- 4月29日,随磨库赴澳|商旅双享 探秘南半球
- 郑州高新区总工会携手磨库、能派启动“出海加速度”系列活动
- 海关总署谈出口形势:“天塌不下来”|企业布局海外正当时